本馆首页  本馆概况  服务指南  业务指导  档案法规  档案文化  校史馆  党建工会  本馆荣誉  下载专区  学校主页 
综合档案馆
当前位置: 本馆首页>>兰台聚焦>>正文
兰台灯下话收集
2019-12-26 11:53  

 

收集者,接收征集也。档案收集是按照规定,通过接收和征集两种方式,把分散在各机关、部门、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上的档案,集中到档案馆(室)中。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只不过收集档案的范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

因宣传需要,我们曾设计了一套5幅《档案——与人类文明同行》的宣传画,分别是: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撷取的这5类载体档案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载体档案,反映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程。

话说殷商时期,是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端。远古的统治者事无巨细都要求神问卜一番,将占卜结果刻记在龟甲或兽骨上,就有了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档案。那个时候的档案更多的是记录占卜宗教那些事儿,不管民事、政事还是军事,都要涂上“卜”的色彩,是统治者收集档案的主要对象。

到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王和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记事都刻在钟鼎碑碣等金属和石制器物上,就形成了金石档案,主要有册命、赏赐、志功、征战、诉讼等具有明显的史记性质,那时,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官员保管这些金石档案。

而到了先秦、两汉和魏晋时期,人们用特制的竹片和木片作为载体,记录各项政治军事甚至经济活动,就形成了简牍档案,主要类型有:刑书、记书、上书、盟书、玺书等等。秦朝统一天下,设立专门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吏,广泛收集档案,尤其重视收集各国的地图及绘制的宫宝图等档案。汉代前后脚出现了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位叫司马迁,一位是班固,前者作《史记》,后者著《汉书》,他们都曾当过档案管理员,接收管理汉代历朝皇帝的制和诏、臣僚的奏疏、国家颁发的律令、各种舆图、州郡上交的计簿等,更有意思的是如今的档案人把司马迁当作档案人的“祖师爷”,其实在他之前管档案的大有人在,只不过没他出名罢了。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又有了印刷术,历史记录的留存数量呈几何增长,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纸质档案就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唐六件”是目前档案部门保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唐太宗十分重视档案典籍的收集,并利用它们编史修志,成就斐然。唐朝的甲库有着严密的收集制度,保管着人事档案。唐朝设置史馆官修史书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史馆官干的事儿更接近现在的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者的活儿。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尤其是秦、唐、宋、明和清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保管和保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对当时国家政权服务、文化学术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有一点儿现在所说的“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功效”,当然古人服务的目的和对象与今大相径庭。

新型载体档案主要是以唱片、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和光盘等为载体的档案。新型载体材料种类较多,信息记录与再现方式各异。目前我国档案馆(室)收集保管的仍以海量的纸质档案为主,新型载体档案在逐渐增多,用发展的眼光看,新型载体是人类社会伴随科技进步发展的产物,必将成为档案载体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早期,相继出台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中央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等。档案的收集“尊重来源”思想,就是档案收集工作必须保证文件之间的来源关系以便保管利用,必须“尊重全宗、尊重来源”,在档案的收集工作中保持档案的不可分散性,同时,还要注意全宗之间形成的自然规律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步入21世纪后,档案学术活跃,档案理论逐渐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集中对档案收集的信息化、便捷化等开展大量研究。比如,曾一度出现了存在争议的档案收集“双套制”。“双套制”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定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双套制”可能一去不复返。尤其是“三大体系”建设之一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完善档案资源是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档案部门夯实档案事业发展之基。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档案工作,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和人员地位得到应有提高,以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为中心,民生档案更多地进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并在档案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档案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科学制定立档单位的收集范围,做到应收尽收。各地档案部门结合实际,按照“增量重民生,存量重开放,收放重实效”的原则,在收集档案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民生档案及特色档案的接收整理上,对如音像、照片、书画、实物、电子等档案大力开展收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助推民生档案收集工作。同时,各地围绕重大活动、各个时期重要任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特色支柱产业等开展收集工作。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档案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将经历伟大历史,取得伟大成就。只有档案最能见证这段历史,只有档案最能记录这段成就。档案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收集好这一历史时期的档案,也是档案人的初衷和使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综合档案馆(校史馆)

学校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76号(象湖校区)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22号(龙子湖校区)